- 索 引 號:QZ030101-0200-2023-00007
- 備注/文號:泉洛政辦規〔2023〕2號
- 發布機構: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4-28
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直有關單位:
經區政府同意,現將《洛江區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第一批)》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4月28日
(此件主動公開)
洛江區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若干舉措(第一批)
一、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網辦
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在線審批,為企業提供多數字證書的兼容互認及統一的電子簽章應用服務,實現相同申請材料只需一次提交,從申請受理、審查決定到證件制作全流程在線辦理。
牽頭單位:區工改辦
責任單位:區發改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區工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精簡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申報材料
企業申請施工許可時可免于收取用地批準材料及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許可證兩項材料。以工程規劃許可手續為準,結合施工合同和施工圖審查合格書,給予辦理施工許可證,壓縮1-3個月開工時間。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局
三、推廣政府集中購買圖審服務做法
統一打包建設項目審圖業務,通過公開招投標、市場競價方式確定一家具備較高資質的施工圖審查機構承擔,由政府集中購買施工圖審查服務,建立跟蹤服務臺賬,控制圖審耗時,推行電子化審圖,實現部門共享互認和在線審查。
牽頭單位:區工改辦、住建局、財政局
四、實行全區環評審批一本賬
在市級項目環評審批“一本賬”的基礎上,擴大范圍至區級重點項目,4月底前建立全區環評審批“一本賬”。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重點項目,實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評估;對環境影響風險可控的項目,實行容缺預審,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對存在環境制約因素的項目,及時告知建設單位存在的審批障礙,指導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進行優化調整,促進項目盡快符合環評審批要求。
牽頭單位:洛江生態環境局
五、推行工業項目分期驗收
對辦理一本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但涉及多個單位工程的工業建設項目,在達到安全使用條件的前提下,對已滿足使用功能的單位工程開展規劃條件核實與土地核驗,單位工程驗收合格備案后,可單獨投入使用。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自然資源局
六、推行工業廠房項目“竣工即試產”
聚焦聯合驗收環節,在智谷(泉州)萬洋高新科技產業園等項目驗收,提前組織部門主動上門進行驗收“體檢”,優化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建立完善單體工程竣工驗收標準。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
七、供水接入靠前服務
協助并督促市自來水公司提升供水服務,將供水接入服務需求表并入規劃許可申請表。在建設單位取得規劃許可證后,市自來水公司靠前服務,在建設單位工程竣工相關驗收合格后1個工作日內,完成供水配套設施接入。4月底前摸底并選取轄內1-3個符合條件的項目進行先行先試。
牽頭單位:區城管局
責任單位:市自來水公司
八、管道燃氣接入環節簡化
協助并督促市燃氣公司提升供氣服務,將管道燃氣接入服務需求表并入規劃許可申請表。市燃氣公司提供免費咨詢服務,將報裝流程縮減為受理勘查和接入通氣兩個環節,辦理時限壓縮至各1個工作日(不包括設計、施工等與用戶無關聯的時間)。4月底前摸底并選取轄內1-3個符合條件的外線工程項目進行先行先試。
牽頭單位:區城管局
責任單位:市燃氣公司
九、推行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用電
結合工業園區標準化,在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等項目先行推廣“開關站+公用配電室+專變配電室”模式,入園企業免費接入容量從160 kVA 提高到250 kVA,實現中小微企業拎包入駐、零成本辦電。
牽頭單位:洛江供電服務中心
責任單位:區工信局
十、降低政府采購履約保證金收取比例
在取消收取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基礎上,將履約保證金的收取比例上限從10%降低到2%,允許供應商以支票、匯票、本票或者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出具的保函等非現金形式提交履約保證金。
牽頭單位:區財政局
責任單位:區直各有關單位
十一、優化惠企政策直達兌現
依托市惠企政策直達兌現平臺,推廣工信領域“政策找企”應用,打通工商企業登記信息和公共信用信息的數據共享應用,實現惠企政策與企業的自動匹配、精準推送,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惠企政策申兌時間在原有90天壓縮到45天的基礎上再提速10%。
牽頭單位:區工信局、發改局、財政局
責任單位:區直各有關單位,各鄉鎮(街道)
十二、降低醫保門檻限制
支持新業態從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對企業參保職工轉為靈活就業人員,以及未建立勞動關系的新業態從業者,放寬本地戶籍限制,支持和鼓勵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醫保。階段性緩繳職工醫保單位繳費,2023年1月至3月,參保企業可申請緩繳3個月職工醫保(含生育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參保職工醫保待遇不受影響。緩繳的職工醫保(含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最遲于2023年6月底前補繳到位,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提前一次性或者分次補繳。
牽頭單位:區醫保分局
十三、推動政務服務進園區、社區
在橋南社區、河市鎮園區“黨建+”鄰里中心等工業園區和企業密集分布區域的社區(村)設置涉企審批服務綜合窗口,實現“社區就近受理,區級綜合審批,證照就近領取”的新服務模式。推進電子證照應用延伸至社區鄰里中心,探索社區鄰里中心應用身份證、居住證、出生醫學證明等高頻證照。
牽頭單位: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
責任單位:區直各有關單位
十四、推行“圩日”審批服務
每個月定期組織相關審批職能部門組成服務隊進園區進項目“上門預審、移動審批”,采用“輕騎兵”“大篷車”等方式下沉一線解難題,集中力量解決企業和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堵點”“痛點”問題,進一步提升審批質效。
牽頭單位: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
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市場監管局、城管局、農水局、消防大隊、洛江生態環境局、洛江供電服務中心等區直各有關單位
十五、創新“洛才有愿”人才志愿服務
組建全市首支人才志愿服務隊——洛江區營商人才志愿服務隊。面向全區第一至第七層次人才發出邀約,廣泛收集有開展志愿服務意向的人才,以及其可提供的志愿服務事項、內容,形成人才志愿服務事項清單。豐富我區志愿服務隊伍,為我區人才反哺社會、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渠道,達到營商環境良性互促循環效果。
牽頭單位:區委文明辦、人才辦,區人社局、營商辦
十六、擴大知識產權協同保護
充分發揮洛江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優勢,依托體系平臺推動建立行政處理與訴前調解銜接聯動機制,設立“泉州市洛江區知識產權政協委員調解室”,充分利用專業優勢,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調處,助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牽頭單位:區政協
責任單位:區法院,區市場監管局、司法局
十七、多方聯動設立委員調解室
以洛江產業特色,設立智能制造行業委員調解室、馬甲商會委員調解室等特邀調解組織,推薦聘請代表性、業務能力強、熱心調解工作的政協委員為特邀調解員,拓展矛盾多元化解渠道,實現精準施策、多家聯動、協調統一、調解先行、訴訟斷后。
牽頭單位:區政協
責任單位:區法院,區司法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馬甲鎮,馬甲鎮商會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4月27日止。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