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為進一步落實全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現場會精神,加快推進洛江區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行動,根據《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促進入園企業提質增效加快新一輪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泉政辦規〔2025〕2號)等文件,結合洛江區實際,制定本政策措施。政策旨在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推動入園企業提質增效,加快園區標準化建設,打造新型工業化的“試驗田”。
二、政策主要內容
1.降低企業入園租金成本。鼓勵園區對符合園區產業定位的產業鏈強補延的企業首年租金減少50%(最高不超過30萬元),第二年減免30%(最高不超過20萬元)。
2.強化技改投資牽引。對企業在項目建設期內購置生產性設備(含軟件、技術)金額(不含增值稅)達500萬元以上的,竣工投產后,按設備投資額最高20%給予補助,單家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支持企業申報省重點技改項目,對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融資,申請市級再給予最高1%的貼息支持。
3.深化梯度培育機制。將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直接上報納入泉州市技術創新基金“白名單”,給予研發投入融資支持,貼息由區級財政承擔50%。
對新認定的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區級財政分別給予30萬元、50萬元疊加獎勵。
對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標準和限額在對應配套市級獎勵基礎上再分別提高10%、5%。
對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按有關規定落實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等保障。
4.推動園區提質增效。每年打造1個“產業園就是產業鏈”標桿園區,爭創“市級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對在全市園區運營星級評價前10名的運營機構,區級財政給予5萬元疊加獎勵。對升規納統的工業企業,區級財政給予企業當年度不超過5萬元的物業減免。
5.激活創新內生動力。鼓勵企業購買設計服務,按照設計服務合同實際發生額最高30%比例,申請市級對工業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補助。
對經認定的中試驗證平臺(基地),按非財政資金購置設備軟件費用最高30%的比例給予不超過500萬元補助。實際運行后,進行運營績效評估,擇優向市里申請按中試驗證平臺(基地)年度服務性收入最高30%的比例給予運營主體補助,連續3年累計最高300萬元。補助資金按申請市級政策給予兌現,其中,區級承擔50%。
6.暢通市場對接通道。支持舉辦產業型專業展會。對舉辦5屆(含)以內的重點產業型專業展會,根據實際展覽面積進行分檔獎勵,區級財政在市級獎勵基礎上,分別配套補助1萬元或2萬元。對首次舉辦的展會或舉辦6屆(含)以上的展會,在申請市級財政獎勵基礎上,區級財政再給予1萬元補助。支持企業開拓市場。組織30家(含)以上企業抱團赴國內(泉州市域外)知名展會參展的,申請市級按參展企業數量對組織單位給予每家5000元的獎勵。支持機構組織企業赴境外開展小型商務對接會、推介會,活動事先向區商務局備案,組織10家(含)以上境外采購商參會的,申請市級給予組織單位15萬元獎勵,每增加5家境外采購商疊加獎勵3萬元。支持“國潮泉州”品牌展示。對展期不少于3天的重點消費類展會(汽車類展會除外),申請市級給予15萬元獎勵,每增加100個展位疊加5萬元獎勵。
7.推進園區數字賦能。支持園區新建數字化平臺,按實際投入申請市級給予最高20%的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支持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對企業在項目中購置信息化相關軟硬件的投入,按投資額10%的比例給予園區企業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補助資金按申請市級政策給予兌現,其中,區級承擔50%。
8.構建綠色發展體系。鼓勵園區建設“光儲充檢”充電基礎設施,支持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對獲評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區級配套獎勵。
9.提升產業用地效益。鼓勵企業利用低效工業用地建設多層標準廠房、定制化廠房,優先解決園區低效建設用地問題。
10.升級全鏈服務體系。按“一園區一專班”組建服務專班,建立“招商-入駐-投產-納統-培優扶強”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開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試行廠房“交房即交證”。
三、政策適用范圍及實施時間
適用范圍:符合本措施條件的企業按“就高不重復”申請享受。實施過程中如遇有關法律法規和重大政策變化,按最新規定和政策執行。
實施時間:政策自2025年9月1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止,由區工信局會同區財政局負責解釋。
四、政策意義
該政策聚焦入園企業降本增效、技術改造、創新培育、市場拓展、綠色發展等關鍵環節,通過“真金白銀”的支持和全生命周期服務,進一步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推動入園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園區標準化建設,為洛江區打造新型工業化“試驗田”提供有力支撐。
- 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江區促進入園企業提質增效加快新一輪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5-08-11]


閩公網安備:35050402880042號



